2021年河北自考心理学精选试题(5)
发布日期:2021-08-28 编辑整理:河北自考网
一、名词解释
注意:人的心理对某一对象或活动的选择性、指向性、集中型。(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有意注意:有预定的目的和意志的努力的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事先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须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注意的起伏:是有机体的节律性运动以及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而使注意强度发生周期性的不随意动摇变化的过程。
二、选择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B 。
A、集中性和分配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
2、注意是一种 A 。
A、独立的心理现象 B、个性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共同特征 D、与心理过程相伴发生的心理状态
3、“心不在焉,则黑白拓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B 。
A、感知 B、注意 C、记忆 D、思维
4、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心理状态是 C 。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的范围
5、“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 。
A、有条件的 B、有可能的
C、无条件的 D、特异功能
6、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7、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A 。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随意后注意
8、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B 。
A、随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9、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 D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起伏
10、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 C 。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11、下列哪个选项是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点 A 。
A、强度 B、时间 C、空间 D、范围
12、学生在听课的同时还可以记笔记。这属于注意的 D 。
A、广度 B、转移 C、分散 D、分配
13、有的人能够自拉自唱,这种现象属于 C 。
A、选择性注意 B、集中性注意 C、分配性注意 D、无意注意
14、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性是 B 。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15、“一目十行”是 A 的表现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16、下列哪个选项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 A 。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
17、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知觉对象数目的注意品质是 D 。
A、注意稳定性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性 D、注意广度
18、人在高度注意时,其注意指向的范围(A)。
A.缩小 B.增大 C.没有变化 D.变化不显著
19.刺激物的强度是影响无意注意的重要因素,这里的强度是指刺激物的(C)。
A.相对强度 B.绝对强度 C.相对强度和绝对强度
20.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影响无意注意的重要因素,这里的新异性是指刺激物的(C)。
A.绝对新异性 B.相对新异性 C.绝对新异性和相对新异性
21.良好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利用学生的(D)。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
22、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D)能力有了较好的发展
A.广度 B.转移 C.分散 D.分配
三、填空
1、注意一旦产生就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具体有 表情 、 姿态 、 动作 三方面。(适应性的动作的产生、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2、有意后注意不同于有意注意,因为它 有目的 ;也不同于无意注意,因为它 无需意志努力 。
3、直接兴趣是引起 不随意 注意的原因之一;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 随意 注意的重要条件。
4、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 有意后 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 有意 注意。
5、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指向 和 集中 。
6、注意的种类有 无意注意 、 有意注意 、 有意后注意 。
7、注意广度(范围)的大小,主决定于 客体复客体间杂程度和客体间的关系 、 照明程度和有无其他干扰等 、 活动任务简单与复杂。
8、注意的品质有 注意的范围 、 注意的稳定 、_注意的分配__、 注意的转移 _。
9、和注意的稳定相反的品质是 注意的分散 。
10、正上着课,突然一个人推门走了进来,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扭头去看他,此时产生的注意属(无意注意)。
11、注意的广度体现了注意在(空间)方面的特征。
12、注意的稳定性表现了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四、判断题
1、课堂上教师批评学生“没有注意”是因该生根本就没有产生注意。N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永久地保持在一个对象上。N
3、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Y
4、注意不属于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Y(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5、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分散。N
6、如果没有注意的转移,也就难以保持注意的稳定。Y
7、目的、任务是影响无意注意的重要因素。N
8、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因此有意后注意是最容易形成的注意。N
9.通过观察人注意的外部表现,完全可以准确客观地判断其内部的注意状态。N
10.注意的转移要受注意原来紧张度的影响。Y
11.注意的分配不受所从事的活动的熟练程度的影响。N
12.相对强度的刺激比绝对强度的刺激在引起无意注意的过程中具有更普遍、更重要的意义。Y
13.大家正专心地看书,突然一个人尖叫了一声,大家一下都把目光投向了他,结果造成了注意的转移。N
五、简答
1、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和保持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教学中怎样利用无意注意?
答:是一种事先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客观因素:①刺激物的新异性②刺激物的强度大小③刺激物对比的差异性④刺激物的变化和运动;主观因素:①凡适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直接兴趣的刺激②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③过去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影响;首先,在教学环境方面,应有利于学生的注意集中,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呆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
2、什么是有意注意?怎样保持有意注意?
答: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①目的任务越明确有意注意越持久②意志的努力,抗拒诱因干扰与克服分心,这是保持和维持有意注意的必要条件③社会性需要和间接兴趣也是保持有意注意的一个条件④进行实际操作和智力活动有利于有意注意的保持和集中。
3、注意的品质有哪些?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是什么?
答: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1、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⑴注意对象的特点⑵活动的性质和任务⑶个人的知识经验2、影响注意紧张性的因素⑴责任感、兴趣和爱好⑵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⑶注意范围的大小3、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⑴对象的特点⑵对活动的态度⑶主体的身体和精神状态⑷主体的意志力4、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⑴必须有一种活动达到自动化或部分自动化的程度⑵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必须相互关联5、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⑴对原来活动的注意紧张程度⑵新对象的吸引程度⑶个体的神经类型和已有习惯⑷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
4.课堂教学中如何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答:明确目的任务乃是唤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一个重要条件;善于提出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是唤起学生随意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对唤起有意注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
答:在教学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些老师非常重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主张:“要让学生在笑声中掌握知识”,每次上课学生都情趣盎然,笑声满堂。但是笑过之后学生却头脑空空,每到考试都手足无措。试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加以分析。
七、论述题
试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应分为无意注意规律和有意注意规律的应用一、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在教学环境方面,要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室应远离喧闹的地方、教师的穿着要大众化等;2.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兴趣。3.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4.在教学语言方面,应符合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如形象生动、简洁流畅,具有趣味性等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2.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3.正确组织课堂教学;4.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本文标签:河北自考 医学类 2021年河北自考心理学精选试题(5)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ezkw.com/)
⊙小编提示: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河北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河北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8888人已通过
河北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交流群

扫码进群
与更多考生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