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招生 学习中心
您当前位置:河北自考网 > 医学类> 正文

2021年河北自考心理学精选试题(6)

发布日期:2021-08-28 编辑整理:河北自考网
  一、名词解释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具体思维: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功能固着:一种心理上的阻塞,它可以通过抑制以前同其他一些用途相联系的物体的新功能的知觉,对问题解决产生不利的影响。
 
  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创造想象:一种有意想象。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脑海中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思维: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能产生新的思维成果,具有一定独创性。
 
  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象: 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
 
  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二、选择
 
  ⒈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是一种(b)
 
  a.辐合思维 b.创造思维 c.经验思维 d.常规思维
 
  2.运用以前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不需要更改的解决类似情景中的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a)
 
  a.常规思维 b.经验思维 c.创造思维 d.辐合思维
 
  3.三岁以前的幼儿的思维属于(a)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经验思维
 
  4.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b)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无意想象
 
  5.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a)
 
  a.通过阅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头脑中出现北国风光的情景
 
  b.人们看到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各样的动物
 
  c.毛泽东创作诗词《沁园春.雪》
 
  d.我们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
 
  6.(a)是思维的基本操作过程。
 
  a.分析与综合 b.抽象与概括 c.判断与推理 d.志向指向性与集中性
 
  7.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可将思维分为(d)
 
  a.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c.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d.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8.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b)
 
  a.判断 b.定势 c.概念同化 d.功能固着
 
  9.梦是—(d)———的一种形式。
 
  a.幻想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无意想象
 
  10.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性质上存在的差异是—(d)————。
 
  a.表象储备 b.实践要求 c.知识经验 d.新颖程度
 
  11.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的成果的特点,可将思维分为( B)。
 
  A.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 B.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D.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12.想象所反映的内容是( D )。
 
  A.现实生活中已有的事物 B.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事物 C.现实生活中目前没有但将来会有的事物 D.包括以上所有的事物
 
  13.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是( C )。
 
  A.再造想象 B.有意想象 C.幻想 D.做梦
 
  14.吴承恩构思“猪八戒”形象的过程属( D )。
 
  A.表象 B.幻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15.开着的汽车突然停了火,司机要找出原因,首先还是靠(C)。
 
  A.直观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动作思维D.创造思维
 
  16.动机对解决问题有密切关系。动机过分强烈时,解决问题的效果是使(D )。
 
  A.问题迎刃而解 B.问题不能解决
 
  C.解决问题的效果呈上升趋势 D.解决问题的效果下降
 
  17.“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指( A)。
 
  A.有分析无综合 B.有综合无分析
 
  C.有具体无概括 D.有形象无抽象
 
  18.教师讲课时,从教学原理出发,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向学生讲授,教师的这种思维方式是(C )。
 
  A.创造思维 B.直觉思维 C.发散思维 D.辐合思维

  三、填空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经验)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2.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的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3.无意想象最极端、最明显的例子是(梦)。
 
  4.有意想象按内容的新颖程度、独立程度和创造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5.创造性想象的特殊形式是(幻想),它可分为(理想)和(空想)。
 
  6.工程师设计建筑物是(有意)想象中的(创造)想象。
 
  7.(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它贯穿在整个思维过程之中。
 
  8.创造思维在行为的特征主要有(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维的流畅性)。
 
  9、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其不同的运用又表现为(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
 
  10、判断一个人思维品质的好坏的指标有(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的逻辑性与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四、判断:
 
  1.想象产生的新形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T)
 
  2.由于想象的内容往往出现在现实以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它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F)
 
  3.我没到过大草原,但当我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却出现了大草原的情景,这自然是我创造想象的结果。(F)
 
  4.梦是一种消极的无意想象。(F)
 
  5.贯穿思维过程最基本的环节是概念。(T)
 
  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思维的概括性。(F)
 
  7.在知觉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会因知觉的距离、光亮等物理条件的变化而改变。(T)
 
  8.“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激情状态的表现。(F)
 
  9、“鲸不是鱼”这是思维“推理”的表现(T)
 
  10、想象与感知觉最大的不同,在于想象的形象不来源于客观现实(F)
 
  11、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创造性(F)
 
  五、简答题
 
  1.思维与感知觉有何异同?
 
  答:思维与感知觉同属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不同的是从反映内容看,感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表面现象、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内部规律性;从反映的形式看,感知觉属于感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直接反应,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的间接反映。联系: 感知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知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2.人类思维有什么特征?
 
  答:思维的针对性、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
 
  3.问题解决有哪几个阶段?
 
  答: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4.如何培养创造性想象?
 
  六、论述题:
 
  1、 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2、 联系实际,试述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5.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本文标签:河北自考 医学类 2021年河北自考心理学精选试题(6)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e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hezkw.com/yixue/35869.html


小编提示: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河北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河北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河北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交流群

扫码进群
与更多考生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