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自考《学前游戏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七
发布日期:2021-08-28 编辑整理:河北自考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游戏理论中提出“最近发展区”思想的是
	  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2.下列对规则游戏的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规则游戏晚于象征性角色游戏,并取代角色游戏,因此,要等到象征性角色游戏完全结束后才会出现规则游戏√
	  B.3岁前,幼儿往往分不清手段与目的,行为的过程在幼儿眼里占了首要的位置
	  C.3岁开始,幼儿有了竞争的意识,对竞赛过程较有兴趣
	  D.4岁开始,幼儿能够注意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一定要取胜
	  3.幼儿游戏时,在和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吸收他人经验,获得知识的方式属于
	  A.范例
	  B.修正
	  C.强化
	  D.经验互补√
	  4.与成人共同游戏,儿童体验到成人的爱,对其形成信任与依恋,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对其他孩子的注意和交往的兴趣。这种现象说明游戏是
	  A.儿童身体活动的需要
	  B.儿童认知活动的需要
	  C.社会交往活动的需要√
	  D.自我肯定的需要
	  5.强调成人应为儿童游戏提供物质条件的理论是
	  A.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
	  B.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C.埃里克森的游戏理论
	  D.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6.下列属于创设良好的幼儿园游戏环境的意义的是
	  A.有利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B.有利于保障教学是幼儿基本活动的实现
	  C.仅利于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互动
	  D.有利于发挥游戏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课程有效实施√
	  7.下列玩具中,适合中班的玩具是
	  A.串珠、套筒类玩具
	  B.中型、大型积木√
	  C.篮球与篮板
	  D.切割块数为50片左右的拼图
	  8.依据户外游戏活动环境的安全标准,器械、设备高度要适合幼儿的身材和运动能力,攀爬高度不超过
	  A. 2.5米√
	  B. 3米
	  C. 2.3米
	  D. 2米
	  9.下列组织和指导小班幼儿户外集体游戏的方法,正确的是
	  A.选择体能性游戏,锻炼幼儿身体活动能力√
	  B.投放适宜的半成品和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
	  C.选择适宜的户外集体游戏活动,明确游戏规则
	  D.引导幼儿创编游戏的新玩法,积极开展新游戏
	  10.依据幼儿身体运动的进展情况,能够进行成熟的全身性投掷和抓取动作在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1.角色游戏的核心要素是
	  A.以物代物
	  B.角色扮演√
	  C.角色主体
	  D.社会性互动
	  12.对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正确的是
	  A.指导幼儿自主分配游戏角色
	  B.提供丰富的、可改变、可转换的低结构材料
	  C.促进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D.丰富经验,扩展主题√
	  13.“孩子有一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想法,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这句话体现了组织指导建构游戏应考虑的因素是
	  A.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
	  B.丰富幼儿有关物体结构与形式的经验
	  C.鼓励幼儿的创新思维 √
	  D.评价应以幼儿的表述和解释为主
	  14.下列不属于建构游戏的特点的是
	  A.操作性
	  B.创造性
	  C.艺术性
	  D.多样性√
	  15.适合3~4岁幼儿的规则游戏是
	  A.赛跑游戏、比大小游戏√
	  B.猫捉老鼠、捉迷藏
	  C.快速穿珠、棋盘游戏
	  D.扑克牌游戏、七巧板
	  16.规则游戏评价中需要注意
	  A.评价不同年龄段儿童规则游戏时,要把握评价前提,即规则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主要是具体玩法和规则的掌握程度
	  B.在评价规则游戏的策略使用上,可不拘泥于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硬性地加以纠正和进行外在的策略训练
	  C.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机会,让他们积累游戏的经验,学会等待,不拔苗助长√
	  D.必须强化规则游戏的竞争性和结果性,幼儿应当从小学会竞争
	  17.依据使用的材料进行分类,成语接龙游戏属于
	  A.利用专门的玩具或教具开展的益智游戏
	  B.利用图片开展的益智游戏
	  C.利用语言或动作开展的益智游戏√
	  D.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的益智游戏
	  18.依据智力构成成分或心理过程,教学游戏可分为六类,“配瓶盖”游戏属于
	  A.发展感知觉能力的游戏
	  B.发展观察力的游戏√
	  C.发展注意力的游戏
	  D.发展思维的游戏
	  19.教学游戏中,拟定游戏的规则要简明和严谨,一般为
	  A.2~4条
	  B.2~3条√
	  C.3~4条
	  D.3~5条
	  20.“谜和猜谜” “寻找和发现” “躲和藏”属于教学游戏结构中的
	  A.游戏任务
	  B.游戏行为√
	  C.游戏规则
	  D.游戏信号物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强迫重复”
	
		  “强迫重复”:是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儿童在游戏中重复不愉快的体验是“强迫重复"现象,是“唯乐原则”的另一种体现。
	
		  22.扮演动机
	
		  扮演动机:角色的选择和角色的动作表演都有一种内部推动力,即扮演动机。一般有模仿动机、情感动机、认知动机三种可能的动机。
	
		  23.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的手段来自主地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认识的一种游戏活动。
	
		  24.搭建行为
	
		  搭建行为:是指幼儿把积木颗粒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的行为,如把积木首尾相连拼接在一起。搭建行为是构成建构游戏的两个关键要素之一。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5.简述成人在幼儿社会性角色扮演游戏中的作用。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扩大幼儿社会交际范围。
	
		  (2)创设有利于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活动场景,给予幼儿角色游戏的机会。
	
		  (3)仔细观察幼儿的角色表现,随时提供幼儿需要的帮助。
	
		  26.简述游戏在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1)游戏为儿童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使儿童“有话想说"。游戏中的儿童积极主动地使用语言发起交往,用语言表明自己的需要、想法、情绪和态度。
	
		  (2)游戏可以提高儿童语言使用的技能和技巧,使幼儿“有话会说"。在游戏中,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影响促进儿童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27.户外集体游戏活动的结构要素及分类有哪些?
	
		  (1)户外集体游戏活动的结构:游戏的任务、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游戏的结果。
	
		  (2)户外集体游戏活动的分类动作分类:①动作分类,分为赛跑游戏、追逐游戏、躲藏游戏、投掷游戏四类;②关系分类,分为平行性游戏、互补性游戏两类。
	
		  28.指导幼儿规则游戏的要求有哪些?
	
		  (1)灵活选择和编制游戏;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编合适的规则游戏;保持游戏规则、内容的变通性;逐渐提高游戏难度。
	
		  (2)以适当的方式教会幼儿游戏规则。
	
		  (3)善于利用游戏点评,让幼儿学会正确对待输赢和竟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9.分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关于游戏的主要观点。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
	
		  该派主要观点:
	
		  (1)游戏是学前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2)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
	
		  (3)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
	
		  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
	
		  (1)游戏的发生;3岁以后。
	
		  (2)游戏活动的特点:“想象的情境”和“游戏规则”。
	
		  (3)游戏的发展价值:表征思维、意志行动。
	
		  (展开论述)
	
		  30.怎样指导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活动?举例说明。
	
		  (1)指导幼儿自主分配游戏角色。幼儿角色意识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角色意识较弱的幼儿,在游戏中时常会出现在不同的角色中徘徊的现象,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
	
		  (2)帮助幼儿深入地展开游戏情节。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和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教帅在游戏中的干预作用是隐性的。
	
		  (3)促进幼儿建立规则意识。在建立角色内部规则时,教师要侧面提醒,引导幼儿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发掘角色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对于外部行为规范,教师要在过程中给予明确的提示。
	
		  31.分析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选择益智玩具。
	
		  (1)出生至1岁婴儿的首要任务是感知动作的发展,这此,此时比较适合玩感知动作类的玩具。
	
		  (2)学步儿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适合蕴含简单的观察和记忆、形状和颜色识别任务的益智玩具,如糖果记忆盒。
	
		  (3)岁幼儿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适合蕴含有匹配、排序、图形识别、空间关系识别与建构等任务的益智玩具,如套筒、排序积木。
	
		  (4)4~5岁幼儿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适合蕴含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任务的玩具,如解锁类、拼图类、魔方类玩具。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中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跳皮筋的户外游戏活动。皮筋的玩法多样,有单人、双人跳、多人合作跳等。跳皮筋的材料简单,需要较大场地,适合在户外进行。
		
			  教师首先向幼儿介绍了游戏的主要规则:将全班幼儿四人一组分好队,游戏中两人扯皮筋,两人跳皮筋,跳的一方边说儿歌边跳,一旦说错儿歌或踩到皮筋,就要被罚互换角色去扯皮筋。
		
			  游戏开始了,跳的一方玩的很兴奋,可仔细一看,问题很多:扯皮筋的幼儿有的将皮筋抬得很高,跳皮筋的幼儿会被绊倒,有的幼儿扯着皮筋乱跑:跳皮筋的幼儿看到同伴扯着皮筋跑,不知道制止而是追着跑。有的幼儿则站在场地中间,看着同伴追跑;有的直接躲到场地的尽头,等皮筋轮过来,常常来不及转身就打在身上了。很快,幼儿在游戏开始时兴奋劲儿就消失了,最后干脆放弃游戏自己玩了起来,第一次“跳皮筋”游戏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
		
			  请从户外游戏的选择与组织上分析该游戏的年龄适宜性及教师在组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将如何改进和完善游戏活动?
		
			  (1)“跳皮筋"的游戏不太适合中班的幼儿,此时的幼儿在跳跃能力上,可原地跳起,高度30 厘米,距离达60~85厘米,但在跑跳过程中越过障碍还存在困难。而大班幼儿走、跑、跳等大动作能力进一步发展,弹跳力及身体的协调性有了提高,因此,该游戏更适合大班幼儿。
		
			  (2)教师在组织中班幼儿户外集体游戏时,应注意:①投放适宜的半成品和一物多玩的游戏材料;②示范讲解游戏的玩法,帮助幼儿掌握游戏规则;③观察游戏过程,引导幼儿自己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3)在游戏规则中加上扯皮筋者的规则,如不能乱跑,扯皮筋的高度不能超过膝盖,双方约定互换角色的时间,划定游戏的空间范围,等等。教师应该站在游戏空间附近,在幼儿破坏规则时加以制止和引导,游戏开始时,教师先做师范动作。
		
			  (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例证适宜、逻辑清楚、表达流畅即可。)
	本文标签:河北自考 教育类 2021年河北自考《学前游戏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七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ezkw.com/)
⊙小编提示: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河北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河北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8888人已通过
     河北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交流群
 
					
						扫码进群
与更多考生交流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