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招生 学习中心
您当前位置:河北自考网 > 教育类> 正文

2021年河北自考《学前游戏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发布日期:2021-08-28 编辑整理:河北自考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游戏社会性分类涉及的儿童行为的是
 
  A.无所事事
 
  B.旁观
 
  C.协同游戏
 
  D.创造性游戏√
 
  2.幼儿按照自己创编的故事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对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这种行为属于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表演游戏√
 
  D.记忆游戏
 
  3.通过操作、摆弄玩具或材料进行的以发展肌肉动作和认知发展为主的游戏是
 
  A.2~3岁√
 
  B.3岁末4岁初
 
  C.3岁
 
  D.4岁
 
  4.幼儿真正的角色扮演行为出现在
 
  A. 2~3岁
 
  B.3岁末4岁初√
 
  C. 3岁
 
  D. 4岁
 
  5.下列户外游戏中,能够促进幼儿肌肉运动的控制和协调能力的是
 
  A.奔跑、跳跃 √
 
  B.全蹲走、跳远
 
  C.搭积木、穿珠
 
  D.捏橡皮泥、手指游戏
 
  6.强调主客观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关注幼儿园环境对于儿童的实际意义的课程观念是
 
  A.课程即教学科目
 
  B.课程即学习经验√
 
  C.课程即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或教学活动
 
  D.课程即游戏
 
  7.按照我国幼儿园空间标准,室内人均活动面积不少于
 
  A. 2平方米√
 
  B.4平方米
 
  C.6平方米
 
  D.3平方米
 
  8.根据《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教育委员会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户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A.40平方米
 
  B.60平方米√
 
  C. 6平方米
 
  D.4平方米
 
  9.教师引导幼儿利用雪碧瓶做成小跨栏、梅花桩或者桌球杆等玩具,这体现了游戏环境创设的
 
  A.适宜性原则
 
  B.趣味性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10.下列不属于4~5岁幼儿身体运动技能的是
 
  A.下楼时知道换脚,跑步更平稳了
 
  B.可以用单足跳
 
  C.知道踩踏三轮车,也知道搬动三轮车的车头√
 
  D.在投掷物体时,知道利用身体旋转所产生的力量了,也知道把重量转移到脚上了
 
  11.儿童的角色游戏发展呈∩型的发展曲线,达到高峰时是
 
  A. 1~2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2.对角色游戏进行观察与评价的时候,应注意的原则是
 
  A.教师要充分考虑游戏的情境,及时给予鼓励或者解决问题
 
  B.教师要凭借幼儿当时的表现立即做出判断
 
  C.教师要全面把握游戏活动,收集有效信息,然后再进行评价√
 
  D.角色游戏是评价的对象,教师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
 
  13.按照游戏材料的作用分类,积木属于
 
  A.搭建类建构材料
 
  B.基本建构材料√
 
  C.木质建构材料
 
  D.小型建构
 
  14.在幼儿搭建游戏中,下图所示的搭建行为属于


  A.复杂架空
 
  B.复杂组合√
 
  C.堆叠、平铺、围拢
 
  D.非建构行为
 
  15.下列规则游戏中,适合小班幼儿的是
 
  A.投掷游戏√
 
  B.接力赛
 
  C.传话游戏√
 
  D.走迷宫
 
  16.4~5岁幼儿的运动能力明显发展,记忆力和同伴交往需求增强,此时的规则游戏应
 
  A.选择大运动量的体育类规则游戏和简单的感知类智力游戏
 
  B.让幼儿多体验游戏动作的乐趣,积累游戏经验
 
  C.选择内容多样,规则具体的游戏,可设置相应的计分系统
 
  D.选择和介绍有一定认知难度的以思维和心智策略为主要竞争手段的规则游戏√
 
  17.下列不属于开放性益智玩具的是
 
  A.乐高积木
 
  B.七巧板
 
  C.磁力棒
 
  D.俄罗斯套娃√
 
  18.幼儿开始进人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 能够借助具体的形象和动作获得理解并完成推理的年龄是
 
  A. 3岁√
 
  B. 4岁
 
  C. 5岁
 
  D. 6岁
 
  19.教师在编制教学游戏前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A.游戏的玩法和构思
 
  B.游戏的规则
 
  C.游戏题目 .
 
  D.教学游戏目标√
 
  20.下列以游戏性质为主线的体育教学游戏中,有主题情节的体育游戏是
 
  A.伴有简单儿歌的“小鸭子”“小青蛙”游戏
 
  B.“小马过河” “插红旗”游戏
 
  C.“老鹰捉小鸡”游戏√
 
  D.“抓尾巴”游戏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想象建构
 
  是幼儿在进行构造之前就先有了构造意图,凭借对实务的表象进行操作,加之操作技能的熟练,使想象力和表现力统一于作品,以实现构造目的的建构活动。
 
  22.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互惠行为,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23.活动区
 
  活动区:是投放有丰富材料,能够支持幼儿开展特定类型的学习与游戏活动的相对独立的小空间。在这空间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周围事物。
 
  24.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是指至少有两人参与的、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游戏活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组织的以规则为中心的游戏,也属于幼儿园规则游戏的范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5.简述建构游戏的特征。
 
  (1)建构游戏需要游戏材料作为素材。材料是建构游戏的物质基础,建构游戏的材料是由各种没有任何意义的零部件元件组成。
 
  (2)建构游戏需要动作构造组成形象。建构游戏与其他游戏的区别就在于幼儿在游戏中需要通过各种操作动作进行形象建
 
  (3)游戏者需要具备空间知觉和象征能力。建构游戏是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特点的结合。建构游戏不仅需要幼儿具有艹定的操作技巧,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空间知觉和以想象力为基础的象征能力。
 
  26.游戏在儿童情感发展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1)游戏的情感发展功能。儿童在游戏中不断地丰富、发展自己的高级情感。在游戏中,他们摆脱外界的压力,享受到充分的自由,体验行为的成功感,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2)游戏的情绪体验与恢复功能。游戏可以给儿童提供体验积极情绪的机会,在遇到挫折和困扰时,游戏可以宣泄儿童的不良情绪,减轻或者克服不良心理。
 
  27.规则户外游戏环境应注意哪些问题?
 
  (1)创设前要考虑户外空间密度、下水道、地面表层及场地的相互关系。
 
  (2)户外游戏环境以开放性空间设计为主,也可提供部分封闭的活动空间。
 
  (3)利用园所自然因素,因地制宜创设户外游戏场地。
 
  28.角色游戏材料的选择包含哪些原则?
 
  (1)安全卫生。安全卫生是投放任何游戏材料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原则。
 
  (2)主题突出。班级中投放的角色游戏材料应与角色游戏主题相适应,有助于幼儿区分和识别游戏主题和角色。
 
  (3)发展适宜。游戏材料的数量、大小以及材料的复杂程度和抽象程度等要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个性特点。
 
  (4)文化多样。在选择和利用角色游戏材料时,应注意克服对特定文化和角色的歧视与偏见,避免性别刻板印象,积极呈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9.怎样理解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请举例分析。
 
  在游戏活动中,主体性现实、直观地表现为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而非被动的活动。
 
  (2)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使周围环境按照儿童作为主体所确定的方式与主体构成特定的关系。
 
  (3)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主体性。
 
  (4)游戏可以使幼儿体验自己的意志、情感、智慧和力量。
 
  (5)游戏活动对于幼儿“自我”的发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举例展开论述)
 
  30.分析“游戏性”的个性特征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1)对游戏性和儿童个性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游戏性与积极主动性、机智幽默、快乐自信、好奇、想象、灵活性、责任心、创造等多种个性特征存在正相关。
 
  (2)游戏是培养儿童主体性的适宜途径,对儿童个性特征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游戏性”强的儿童在“肯定的情感”、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得分也高。
 
  (3)从游戏性对于儿童身心发展以及未来生活的相互关系来看,培养儿童的“游戏性”,不仅具有社会意义,而且对于保障儿童的幸福生活更具现实意义。
 
  (举例展开论述)
 
  31.举例分析规则游戏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规则游戏,评价者要把握的评价前提是:规则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主要是游戏过程中所蕴含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机会。
 
  (2)策略使用上,评价者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顺应幼儿的玩法而不是硬性地去加以纠正和进行外在的策略训练。
 
  (3)对规则游戏结果的评价上,不能局限于可见的输赢结果,而是要深度剖析如何有效利用游戏结果,引导幼儿正确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正确看待输赢。
 
  (举例展开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刘女士在儿子奇奇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买了很多益智小玩具,来开发他的智力。有一种玩具,形式一个塑料小盒子,前后左右都有不同形状的窗口,有三角形、圆形、菱形,还有其他多边形,相对应有十几个相同形状的小模具,奇奇只有拿相同形状的模具才能从相对应的窗口投进盒子里。拿着六边形的模具要想从五角星窗口里扔进去,只有碰壁了。这个玩具,1岁的奇奇玩的津津有味,到最后,他不用试,就能直接把模具投入相应的窗口里。这个玩具,可以说开启了他动手动脑的第一步。
 
  后来奇奇慢慢长大,刘女士给他买来的玩具更是数不胜数。不过刘女士没有像一般的家长那样,在买玩具时不加选择。每次给奇奇购买玩具时,她首先都会想一想这件玩具能不能引导奇奇学知识,满足他的好奇心。因此,刘女士买来的玩具大多是可以拼装的汽车、手枪、拼图等,还有儿童用的天文望远镜、显微镜、放大镜、地球仪等。
 
  奇奇非常喜欢这些玩具,每天都会端着望远镜到阳台上去侦察一番,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至于那些小汽车、小手枪,他更是玩的不亦乐乎,拆开,再安上,安上,再拆开,所以他的手枪、汽车没有一个能完好地保存下来。不过在拆装的过程中,奇奇获得的是无穷的乐趣,动手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有一次,奇奇和刘女士一起观看了一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看到剧中的人物拿着一把样子奇怪的枪,奇奇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完就问妈妈:“这手枪上面怎么还有个能转动的轮子,有什么用啊?我的小手枪上怎么没有呢?”刘女士也答不上来,就带他一起去玩具店看有没有类似的玩具枪。营业员告诉奇奇那种叫左轮手枪,不过玩具店没有这种模型了。左轮手枪最终没有买到,刘女士只好买了一个后面没有轮子却有个黑匣子的抢替代,奇奇如获至宝,拿着它反复研究了好几个月。
 
  请从益智玩具的选择与利用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案例,说明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不合理的地方请提出改善建议。
 
  案例中奇奇妈妈尊重奇奇的想法,给他自由创造的空间,让他自己发现玩法是正确的,但在第一次玩玩具时,应给奇奇做些示范。选择玩具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出生至1岁婴儿的首要任务是感知动作发展,比较适合玩感知动作类的玩具。案例中奇奇1岁前的玩具对于他来说过于复杂
 
  (2)学步儿认知能力进一步提高,适合蕴含的观察和记忆、形状和颜色识别任务的玩具,如糖果记忆盒。在此阶段,可以适当添加颜色识别、形状记忆的益智小玩具。
 
  (3)3岁幼儿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适合蕴含有匹配、排序、图形识别、空间关系识别与建构等任务的益智玩具,如套筒、排序积木
 
  (4)4~5岁幼儿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适合蕴含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 的玩具,如解锁类、拼图类、魔方类玩具。
 
  在指导奇奇操作玩具时,奇奇妈妈应注意方法:
 
  (1)研究玩具和幼儿。分析玩具的结构特征,认真观察奇奇操作玩具的行为。
 
  (2)帮助奇奇理解玩具中的任务和玩法。
 
  (3)鼓励奇奇自主探索玩具的功能和玩法,奇奇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
 
  (4)引导奇奇进行观察比较,总结玩具的玩法规律。
 
  (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例证适宜、逻辑清楚、表达流畅即可)

本文标签:河北自考 教育类 2021年河北自考《学前游戏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e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hezkw.com/jiaoyu/35796.html


小编提示: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河北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河北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河北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交流群

扫码进群
与更多考生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