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招生 学习中心
您当前位置:河北自考网 > 教育类> 正文

2021年河北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练习试题及答案

发布日期:2021-08-28 编辑整理:河北自考网
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提出游戏生活预备说的代表人物是 ( )
 
  A.席勒 B. 格罗斯 C. 霍尔 D. 斯宾塞
 
  2. 是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表现。 ( )
 
  A. 自主性 B. 活动性 C. 象征性 D. 创造性
 
  3. 首次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对游戏进行分类的心理学家是 ( )
 
  A. 伯勒 B. 弗洛伊德 C. 皮亚杰 D. 波莱因
 
  4. 在角色扮演中, 是最近本的也是最早出现的成分。
 
  A. 角色行为 B. 角色认知 C. 角色意识 D. 角色动作
 
  5. 在下列各类游戏中,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是 ( )
 
  A. 单独游戏 B. 合作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平行游戏
 
  6. 是婴儿游戏活动的最基本表现形式。 ( )
 
  A. 发展语言的游戏 B. 音乐游戏 C. 感官游戏 D. 活动性游戏
 
  7. 为学前儿童 是科学、全面地开展各类游戏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 ) A. 拟定开展游戏的计划 B. 游戏过程而进行的现场指导
 
  C. 做好游戏评价工作 D. 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8.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实施教学,完成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这种游戏实施的组织形式是 ( )
 
  A. 自选游戏 B. 教学游戏 C. 本体性游戏 D. 目的性游戏
 
  9. 一般而言,在幼儿园里应保证儿童每天在户外活动(含游戏)的时间不少于 ,并有效利用室外场地提供的空间。 ( )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10. 在幼儿结构游戏中的构成要素中,最核心的是 ( )
 
  A. 对结构材料的选择 B. 对最后建构物的假象
 
  C. 对最后建构物的建构 D. 对最后建构物功能的实现

  11. 幼儿有规则游戏往往是由成人创编、以 为中心的游戏。 ( )
 
  A. 任务 B. 玩法 C. 规则 D. 结果
 
  12. 教师以游戏者身份指导儿童的游戏可采用平行游戏和 的形式。 ( )A. 共同游戏 B. 独自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同伴游戏
 
  13. 儿童在感知运动发展阶段,最基本的游戏形式是 ( )
 
  A. 机能性游戏 B. 象征性游戏 C. 结构游戏 D. 有规则游戏
 
  14. 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实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构成游戏的 ( )A. 形式 B. 主题 C. 情节 D. 内容
 
  15.角色扮演的心理结构的发生发展所遵循的一般发展途径是 ( )
 
  A. 角色行为 ------ 角色认知 ------ 角色意识
 
  B. 角色认知 ------ 角色意识 ------ 角色行为
 
  C. 角色行为 ------ 角色意识 ------ 角色认知
 
  D. 角色认知 ------ 角色行为 ------ 角色意识
 
  16. 在象征性游戏的角色扮演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类玩具是 ( )
 
  A. 娱乐玩具 B. 智力玩具 C. 形象玩具 D. 结构造型玩具
 
  17. 幼儿园游戏的实施从教育着的立场上看应遵循教育性原则,从幼儿的立场上看应遵循 ( )A.科学性原则 B.愉悦性原则 C.社会性原则 D. 主体性原则
 
  18. 在下列游戏的组织形成中,被认为是隐性课程实施的途径的是 ( )
 
  A. 教学游戏 B. 自选游戏 C. 集体游戏 D. 有规则游戏
 
  19. 在游戏的教育实施中,切实将游戏纳入有目的的教育过程的关键性环节是 ( )A. 游戏环境与条件的创设 B. 在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C. 游戏教育实施计划的拟定 D. 对游戏教育的评价
 
  20. 狭义上的学前游戏的评价,只是指对 的评价。 ( )
 
  A.游戏的教育实施 B.游戏的教师指导 C 游戏的实施计划 D. 游戏行为本身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游戏的主体性本质决定了游戏是 的活动。 ( )
 
  A. 主动性 B. 独立性 C. 创造性 D. 想象性
 
  2. 下列游戏中,可视为创造性游戏的有 ( )
 
  A. 角色游戏 B. 智力游戏 C. 结构游戏 D. 音乐游戏
 
  3. 在教师对儿童游戏进行言语指导时,属于间接方式的有 ( )
 
  A. 描述 B. 询问 C. 建议 D. 评论
 
  4. 文艺作品具有表演性的一般要求有 ( )
 
  A. 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 B. 有一定的场面和适当的表演动作
 
  C. 角色对话易于动作表演 D. 静态的描述占较大比重
 
  5. 关于幼儿的结构游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B. 以建筑与构造为基本活动
 
  C. 是幼儿的一种艺术造型活动 D. 有助于幼儿目的性、坚持性的培养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 经典游戏理论主要是试图解释 。
 
  2. 的思想与研究,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
 
  3. 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
 
  4. 1998年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幼儿教育的主题是保护 的权利。
 
  5. 根据游戏的关键特性不同,可把游戏分为 、 。
 
  6. 是游戏实施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
 
  7. 有规则游戏最大的特点是把 和 结合起来。
 
  8. 二至四岁是 游戏的多发期。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母子早期关系对学前游戏的产生及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2. 简述认知发展学派(皮亚杰)关于游戏的基本理论观点。
 
  3. 表演游戏与有规则游戏的区别。
 
  4. 为保证游戏的健康发展及玩具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玩具及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提供应符合哪些标准?
 
  5. 使游戏成为儿童主动自愿的自主性活动的外部条件的特征是?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论述教学和游戏的关系。
 
  2. 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 B 2 A 3 C 4 A 5 B 6 D 7 D 8 B 9 B 10 C 11C 12 A 13 A 14 D 15 C 16 C 17D 18 B 19 B 20 D
 
  二、多选
 
  1 ABCD 2 AC 3ABCD 4 ABC 5 AB
 
  三、填空
 
  1 游戏产生的原因2 陈鹤琴 3 维果茨基 4 儿童游戏 5 创造性游戏 有规则游戏6 教师对游戏过程的指导7 学习的任务 游戏的形式8象征性
 
  四、简答
 
  1.
 
  (1)首先表现为在母与子的相互作用活动中,孕育着以后社会性游戏的雏形
 
  (2)母子之间关系不仅影响着游戏中社会性因素的发展,而且也制约着儿童与物之间的非社会性他关系的建立
 
  (3)母亲对儿童游戏的影响还表现在她为孩子探索和游戏提供了安全感及其强化的作用。
 
  (4)儿童早期的游戏,母亲充当着三种重要的游戏,即导演参与者和观察者
 
  2.他的主要论点是,认为游戏是儿童学习新的复杂的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也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即用认知发展理论的术语来说,游戏是同化超过了顺应。另外,游戏的发展水平与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类型不同。
 
  3.表演游戏是以一定的儿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在游戏主体对游戏过程自主控制的程度上要弱于其他的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侧重于直接显性的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或目标,常用于一定学科内容的教学。
 
  4.
 
  (1)具有教育性
 
  (2)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符合艺术要求
 
  (4)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5)经济适用
 
  (6)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5.
 
  (1)儿童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2)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3)活动的难度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4)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五、论述
 
  1.教学和游戏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相互区别的概念。
 
  (一)教学和游戏是有内在联系的,这表明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们都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而存在;教学与游戏又是相互独立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与途径,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亦不能混为一谈。
 
  (二)教学主要是指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大纲上规定的教学内容,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有效的传授给幼儿的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的过程,是外部知识内化到幼儿的认知结构体系中的过程。而游戏是幼儿主体将内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及情绪通过有趣的活动表现出来,是一个以现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享受已知过程,是一个将已知外化的过程
 
  (三)教学更多的强调目的计划效果,强调的是教师指导下的幼儿活动,而后者更多的强调兴趣表现过程,强调的是幼儿自主的活动。两者的范围不一样,本质的规定性方面也不一样。但两者有着统一的教育目标,即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所以,教学和游戏即是密不可分的,又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2.
 
  (一)把儿童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主体性体验的决定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二)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充分的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深刻揭示了游戏本身所固的.有的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
 
  (三)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游戏的主体性本质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游戏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教育功能和全面发展价值。
 
  (四)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充分肯定了儿童自身作为游戏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即周围的人和事物)对儿童游戏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制约。因为只有在承认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基础上,说明游戏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游戏才不会丧失灵魂,才能真正实现游戏这种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五)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促使我们在促进和引导儿童的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儿童主体性发挥程度是评判教师游戏指导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并制约着游戏主体性发展价值的实现。

本文标签:河北自考 教育类 2021年河北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练习试题及答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e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hezkw.com/jiaoyu/35783.html


小编提示: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河北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河北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河北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交流群

扫码进群
与更多考生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