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招生 学习中心
您当前位置:河北自考网 > 医学类> 正文

2021年河北自考心理学精选试题(3)

发布日期:2021-08-28 编辑整理:河北自考网
  一、名词解释
 
  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错觉: 人们观察物体时,由于物体受到形、光、色的干扰,加上人们的生理、心理原因而误认物象,会产生与实际不符的判断性的视觉误差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
 
  知觉的整体性 : 它是指物体或现象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反映。它是知觉的基本特征.(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是人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是个体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客观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感觉后象:作用感受器的刺激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短暂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象。
 
  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不同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二、选择
 
  1. 差别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b)
 
  a.小 b. 高 c. 不变 d. U形变化
 
  2.一般而言,绝对感受性提高,那么与绝对阈限的数量是( c )
 
  a. 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U形变化
 
  3.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d)
 
  a. 联觉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感觉适应
 
  4.把一个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这是(c)
 
  a. 联觉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感觉适应
 
  5.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是(b)
 
  a. 联觉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感觉适应
 
  6.用刀子沿着玻璃边擦出来的吱吱声,往往会使许多人的皮肤产生寒冷的感觉,这是(a)
 
  a. 联觉 b. 感觉后像
 
  c. 感觉对比 d. 感觉适应
 
  7.看到一个苹果,听到一首歌曲,属于(B)。
 
  A.感觉 B.知觉 C.观察 D.思维
 
  8.容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成为知觉选择地对象的刺激物是(D)。
 
  A.在运动的背景上继续运动的物体 B.强度大,对比不明显的刺激物
 
  C.在空间上距离远,不连续的刺激物 D.形状相似的一组刺激物
 
  9.人体所产生的饥饿、便意、呕吐等感觉属于(D)。
 
  A.肤觉 B.平衡觉 C.运动觉 D.机体觉
 
  10.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C)。
 
  A.理解性 B.整体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11.单一的持续的强烈刺激使感受性(A)。
 
  A.降低 B.增强 C.不变 D.变化不明显
 
  12.由于弱光的持续作用,致使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作(D)。
 
  A.感觉适应 B.感觉能力 C.明适应 D.暗适应
 
  13.感知觉反映的是(C)。
 
  A.经历过的事物 B.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当前出现的事物 D.今后一定会出现的事物
 
  14.感受性是指(A)。
 
  A.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B.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C.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D.感觉阈限跟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
 
  1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是指(A)错觉
 
  A.时间 B、运动 C、 大小 D、方位

  三、填空题: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3.根据信息的来源,可以把感觉分成(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4.同一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后象)和(联觉)等现象。
 
  5.“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6.“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是感觉的(对比)现象。
 
  7.吃了糖后再吃水果,总是觉得很酸,这是感觉的(对比性)造成的。
 
  8.红、橙、黄等类似太阳和烈火的颜色,能给人以温暖之感,这种现象属于(联觉 )。
 
  9.在心理学上,人的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值)来衡量的。
 
  10.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和(理解性)四种基本特性。
 
  11.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四、判断
 
  1.知觉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许多个别属性的反映。(N)
 
  2.知觉是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N)
 
  3.第一印象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所以,没有必要认真对待它。(N)
 
  4.知觉中的对象与背景并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相互转换。(Y)
 
  5.强度大,对比不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对象。(N)
 
  6.即使刺激不完备,我们仍能保持对知觉对象的完整认识,这是因为知觉具有理解性。(N) 7. 在知觉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会因知觉的距离、光亮等物理条件的变化而改变。(N)
 
  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成正比关系。(N)
 
  9.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关系。(N)
 
  10.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不容易被感知。(N)
 
  11.在人类的感觉系统中,听觉具有主导地位。(N)
 
  12.只要人体的眼睛、鼻子、耳朵等感受器是完好的,就能产生视觉、嗅觉和听觉等感觉。(N)
 
  13.人的各种感受性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潜力,通过实践训练可以得到很大发展。(Y)。
 
  14.弱刺激降低分析器的感受性,强刺激提高分析器的感受性。(N)
 
  15.从阳光下进入暗室,会突然觉得什么都看不见,但过一会就好多了。这是使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Y)
 
  16.感觉适应是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引起感觉器官发生变化的现象。(N)
 
  17.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任何对象的知觉映象永远不变。(N)
 
  五、简答
 
  1.如何遵循知觉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答:(1)根据感觉阈限与刺激强度的关系组织教学.(2)运用对象和背景差别的知觉规律来组织教学。(3)运用差别感受性规律组织教学。(4)运用联觉规律组织教学。
 
  2.感觉存在哪些规律?
 
  答: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规律、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补偿、联觉。
 
  3.知觉具有哪些特点?
 
  答: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
 
  4.知觉存在哪些规律?
 
  答:知觉组织规律、视空间组织规律、听空间组织规律、时间知觉组织规律、运动知觉组织规律。
 
  5.错觉有哪些种类?
 
  答:图形错觉、大小错觉、形重错觉、方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

本文标签:河北自考 医学类 2021年河北自考心理学精选试题(3)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e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hezkw.com/yixue/35866.html


小编提示: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河北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河北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河北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交流群

扫码进群
与更多考生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