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招生 学习中心
您当前位置:河北自考网 > 教育类> 正文

2021年河北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模拟题及答案

发布日期:2021-08-28 编辑整理:河北自考网
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0世纪20年代左右至建国初期阶段,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基础的是(   )
 
  A. 张雪门B. 陈鹤琴C. 陶行知D. 张宗麟
 
  2.儿童在游戏中,把冰棍棒当注射器或拿椅子当汽车开;把自己假装成另外一个人,如当医生或布娃娃的妈妈等,这种游戏属于(   )。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
 
  3.就活动的性质而言,游戏和教育之间是(   )
 
  A. 同大于异的两类活动 B. 完全不同的两类活动
 
  C. 两种类似的活动 D. 在根本上内在一致的活动
 
  4.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   )。
 
  A.平行游戏 B.联合游戏C.本体性游戏D.合作游戏
 
  5.认为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愿望,掌握创伤事件和使受压抑的敌意冲动得到发泄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德B.维果茨基C.埃里克森D.皮亚杰
 
  6.提出“游戏是生活准备阶段儿童练习本能的一种手段”的观点是(   )。
 
  A.剩余精力说 B.生活预备说C.成熟说 D.本能说
 
  7.游戏中儿童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当“医生”,就得有人当“病人”)。这种角色属于( )
 
  A.机能性角色 B.互补性角色C.想象的角色 D.虚幻性角色
 
  8.在运动性游戏和重复性游戏中,主导性动机是(   )。
 
  A.活动性动机 B.探究性动机C.成就性动机 D.亲合性动机
 
  9.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第二层次的需要包括(   )
 
  A.最佳觉醒水平需要、影响环境的需要、理解环境的需要
 
  B.社会性交往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敬需要
 
  C.身体活动需要、基本生存需要、安全需要
 
  D.社会性交往需要、影响环境的需要、安全需要
 
  10. 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   )
 
  A.单独游戏 B.平行游戏 C.联合游戏 D.合作游戏

  11.儿童运用专门化玩具和非专门化玩具的心理过程是(   )
 
  A.模仿 B.创造
 
  C.前者更多的是模仿,后者更多的是创造
 
  D.前者更多的是创造,后者更多的是模仿
 
  12.一般认为,儿童游戏过程中游戏动机的实现,即满足了儿童的(   )
 
  A.认知需要B.生理需要C.社会性需要D.身心发展需要
 
  13.目前,有些幼儿园在玩具、材料的提供方面,一味追求高档、昂贵。这种做法主要违背了玩具材料选择与提供要求中的(   )
 
  A.具有教育性B.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C.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D.经济适用
 
  14.“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娃娃家的娃娃是不是饿了?做饭了吗?”等等,诸如此类属于游戏现场指导中间接的言语方式中的(   )
 
  A. 询问 B. 建议 C. 描述 D. 评论
 
  15.角色游戏的基本特点包括特殊的想象活动和(   )
 
  A.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B.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进行表演
 
  C.高度的独立自主性 D.以文艺作品为依据的创造性自娱活动
 
  16.给婴儿一些有棱角、尖角边缘的或者含有有毒化学物质的玩具、材料,这主要违背了(   )A.安全标准B.考虑婴儿发展个别差异的要求C.卫生标准D.符合婴儿年龄特点的要求
 
  17.就活动的方向来说,游戏和教育之间(   )
 
  A.有着内在的一致性B.是完全相同的C.是完全不同的D.是异大于同
 
  18.以下适合3—6个月的婴儿的玩具是(   )
 
  A.手工材料 B.塑料插片C.带声响的摇铃或八音盒 D.几何形体盒
 
  19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
 
  A.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B.体育游戏 音乐游戏 智力游戏
 
  C.有规则游戏 音乐游戏 语言游戏
 
  D.计算游戏 科学常识游戏 语言游戏
 
  20.比勒提出的四种游戏中,又被称为被动性游戏的是(   )
 
  A.接受游戏B.想象游戏 C.机能游戏D.制作游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关于幼儿园玩具的使用与自制,错误的说法是(   )。
 
  A.玩具的放置不能让幼儿自由取放,以免弄乱弄坏玩具
 
  B.自制玩具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亲自制作玩教具
 
  C.自制玩具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D.幼儿园自制玩具的原料一般从商店购买,不提倡就地取材和利用自然物
 
  2.关于儿童游戏场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游戏空间越大,越有利于人际合作互动
 
  B.场地的空间密度、地点、结构特征及设备位置对儿童游戏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C.游戏时间影响游戏的数量而对游戏质量没有影响
 
  D.一般而言,个人安静的游戏一般发生在较大的、开放式的空间
 
  3.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游戏理论,在今天被称为“经典的游戏理论”,下面不属于经典游戏理论的是(   )
 
  A.元交际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D.剩余精力说
 
  4.属于鲁宾对游戏特征分析的六个方面要素的有(   )
 
  A.内部动机B.想象或虚构C.肯定的情感D.对手段的注意
 
  5.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下列三种游戏水平由低到高排列错误的是(   )。A.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B.练习性游戏、规则性游戏、象征性游戏C.象征性游戏、练习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D.规则性游戏、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游戏即生活是 的游戏观点。
 
  2.学前游戏教育实施的组织在形式上包括 的组织和 的组织。
 
  3.结构游戏的基本结构是 、 、 、 。
 
  4.纽曼的“三内说”指的是 、 、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内部主观心理因素、外部条件因素的种类及在儿童游戏中的重要性。
 
  2.简述弗洛伊德游戏理论的两个主要观点。
 
  3.简述如何贯彻游戏教育实施的主体性原则。
 
  4.游戏常规的一般内容是什么?
 
  5.简述在我国家庭内开展和倡导亲子游戏的策略。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什么?
 
  2.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谈谈教师对学前游戏的现场指导为何以间接指导为宜?间接指导的方式表现为哪几种?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B2B34D5A6B7B8A9A10D11C12A13D14B15C16A17 18C19A20A
 
  二、多选
 
  1ABD2CD3AD4ABD5BCD
 
  三、填空
 
  1杜威 2自选游戏 教学游戏 3对游戏材料的选择 对游戏主题—最后建构物的假象 最后建构物的建构 对最后建构物功能的假象与实现 4内部控制 内部动机 内部真实
 
  四、简答
 
  1.
 
  (1)外部条件因素在游戏中的重要性,儿童游戏是一种外部可观察行为,通过对儿童的表情动作角色扮演言语及所使用的材料的观察,我们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在游戏。
 
  (2)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游戏行为发生的内在依据或内部原因,它主要包括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的动机与体验
 
  2.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即伊特.自我.超我。伊特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冲动所组成的,它们不懂得什么逻辑道德,而只受唯乐原则支配,盲目的追求满足。超我是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它代表着“我们意识的要求”是人离开了动物界。“自我”是现实化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家训下,“伊特”分离出来的一部分。
 
  (2)弗洛伊德认为统治儿童期的愿望就是快快长大,做大人所能做的事。
 
  3.
 
  (1)首先,组织实施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年龄班的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其难度应适中。
 
  (2)确保游戏的安全性
 
  (3)保证游戏的趣味性
 
  (4)尊重幼儿的积极主动性
 
  (5)保证幼儿游戏的活动性
 
  (6)游戏的发展性
 
  (7)做到“全面”
 
  4.
 
  (1)爱护玩具,不随便毁坏玩具
 
  (2)玩具共享,不能独占或抢夺
 
  (3)学会整理玩具,不随处乱放或乱扔
 
  (4)友好合作好共处,不干扰或捣乱他人
 
  5.
 
  (1)向家长宣传好说明游戏的重要性,破除“游戏不同于学习””的传统观念
 
  (2)家长应当民主地平等地对待子女
 
  (3)家长在游戏中应培养与的鼓励儿童创造与独立性
 
  (4)在开展亲子游戏的同时,鼓励与支持儿童的独立游戏以及伙伴的交往与游戏,培养儿童独立游戏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儿童和伙伴交往以及游戏的兴趣与能力
 
  五、论述
 
  1.
 
  (一)把儿童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主体性体验的决定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二)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充分的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地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深刻揭示了游戏本身所固的.有的区别于其他活动的本质特征。
 
  (三)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游戏的主体性本质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游戏发展儿童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教育功能和全面发展价值。
 
  (四)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充分肯定了儿童自身作为游戏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即周围的人和事物)对儿童游戏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制约。因为只有在承认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基础上,说明游戏的社会历史制约性,游戏才不会丧失灵魂,才能真正实现游戏这种独特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五)把游戏看做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促使我们在促进和引导儿童的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儿童主体性发挥程度是评判教师游戏指导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并制约着游戏主体性发展价值的实现。
 
  2.间接地言语具有鼓励肯定启发诱导的作用。
 
  间接地言语方式重在启发.诱导.暗示幼儿去如何做,主要包括建议.描述.询问.重述.评论等具体策略。
 
  (一)建议;教师通过言语试探地或协商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的指导。
 
  (二)评论;教师通过言语,自己或与儿童共同评论游戏中的儿童及行为,表扬和肯定正确的,也可以指出不足或提出建议。
 
  (三)描述;教师用言语来描述儿童的行为,是儿童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的意义有更明确的意识,同时,教师的言语也为儿童描述自己的行为提供了范例。
 
  (四)询问;是指教师鼓励婴幼儿用言语描述自己的行为或所发生的事情。
 
  (五)重述;是指教师在于学前儿童的交谈中,采用有变化的句子结构,重述儿童刚才所讲的话,为儿童提供正确的句子结构,或不同的句型,使儿童了解到可以用不同的话说一件事情。
 
  (六)提问;是指教师采用问题的形式,鼓励和引导幼儿探索思考与表达。

本文标签:河北自考 教育类 2021年河北自学考试《学前游戏论》模拟题及答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e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hezkw.com/jiaoyu/35781.html


小编提示: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河北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河北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河北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交流群

扫码进群
与更多考生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