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北自学考试《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
发布日期:2021-08-31 编辑整理:河北自考网
自学考试《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
1.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评价的内容有(D)。
A.参加活动的态度 B.方法技能
C.任务的完成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D.以上都是
2.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主要有三个环节,下列不属于这三个环节的是(B)。
A.开题评价B.作品评价C.结题评价D.中期评价
3.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评价中,对信息情感评价的最适宜方式是(B)。
A.试卷评价法 B.典型作品评价法与实践活动评价法
C.信息情感观察评价法与信息情感的量表评价法 D.以上都是
4.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方法应充分体现的理念是(D)。
A.重过程B.评价主体多元化C.淡化量化评定 D.以上都是
5.校本课程始于(C)。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6.研究性学习的分层模式不包括(D)。
A.目标分层B.主题分层C.内容分层D.评价分层
7.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基本特征是(A)。
A.实践性B.社会性C.服务性 D.体验性
8.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建议。
B.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
C.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来源于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也可产生于家庭或社会生活实际。
D.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对自然现象的研究,也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探讨。
9.下列不属于小学3~6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的是(D)。A.技术初步B.家政C.职业了解 D.职业引导10.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是(A)。
A.学校教师B.课程专家C.学生家长D.社会人士
11.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愿意组织和领导不同形式的活动,并成为活动中的主要参与者,这是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C)阶段。
A.交流观点B.个人实验C.主动参与D.寻求信息
12. 7~9年级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课程的目标不包括(A)。
A.开阔眼界,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B.扩展生活领域,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习惯。
C.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增强民主法治观念与互助合作品质。D.乐于服务社会,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13.(B)是鼓励和支持校本课程的关键。
A.学校教师B.学校领导C.课程专家 D.学生
14.下列不属于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的是(D)。
A.劳动实践B.技术实践C.信息实践 D.社会实践
15.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考核不包括(B)。
A.平时考核B.年终考核C.学期考核D.学年考核
16.一般而言,校本课程的理论主要是针对(C)的。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信息技术教育
17.校本课程是与(B)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式。
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学科课程D.活动课程
18.(A) 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学科课程
19.校本课程通常采用的是(C)的课程开发模式
A.研制—开发—推广B.开发—研制—推广
C.实践—评估—开发D.评估—实践—开发
20.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这对概念是按照(D)来划分的。
A.学生可否选择B.课程内容C.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 D.课程开发主体
判断题:
1.校本课程是在克服国家课程诸多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课程形式。√
2.课程设计的主体是国家,由于教师的设计在范围和作用上非常有限,因此不能被视为课程设计的主体。×
3.课程的核心要素是课程内容。√
4.组织方式的改变是课程实施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直接、最明显的要素。×
5.对校外课程的重新改组是课程改编的一种类型。√
6.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完成之后施行的。×
7.观察法是研究者直接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观察,调查法则是由研究者通过开调查会、问卷、访谈等方式,间接地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两者可以截然分开。×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是活动课程的一种特殊发展形态。√
9.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教师不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教科书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当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主题活动的设计者。√
10.课程资源十分广泛,教师可随意地确定主题和课题。×
本文标签:河北自考 农学类 2021年河北自学考试《课程设计与评价》模拟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ezkw.com/)
⊙小编提示: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河北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河北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8888人已通过
河北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交流群

扫码进群
与更多考生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