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招生 学习中心
您当前位置:河北自考网 > 教育类> 正文

2021年河北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预测试题及答案

发布日期:2021-08-28 编辑整理:河北自考网
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预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五经四书
 
  D.《说文解字》 答案:B
 
  2.人类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A.自然环境
 
  B.社会生产
 
  C.人口状况
 
  D.政治制度 答案:B
 
  3.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管理现代化
 
  C.教师素质现代化
 
  D.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答案:C
 
  4.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
 
  A.传播文化
 
  B.生产功能
 
  C.培养人才
 
  D.人口功能 答案:C
 
  5.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
 
  A.主体活动的选择性
 
  B.主体活动的计划性
 
  C.主体活动的预见性
 
  D.主体活动的创造性 答案:D
 
  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答案:A
 
  7.我国建国后推行新学制的时间是
 
  A.1949年10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10月
 
  D.1958年9月 答案:C
 
  8.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目的
 
  C.学生
 
  D.教师 答案:B
 
  9.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教育目的是( )中的教育目的
 
  A.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C
 
  10.现代学科课程的奠基人是( )
 
  A.孔子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布鲁纳 答案:B

  11.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 )
 
  A.德育工作
 
  B.智育工作
 
  C.教学工作
 
  D.学生 答案:C
 
  12.小学劳动教育最基本的内容是( )
 
  A.自我服务劳动
 
  B.社会生产劳动
 
  C.社会公益活动
 
  D.勤工俭学活动 答案:A
 
  13.社区教育的对象是( )
 
  A.社区内的少年儿童
 
  B.社区内除学生以外的社会成员
 
  C.社区内的每一个成员
 
  D.社区内的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 答案:C
 
  14.我国的教师节是( )
 
  A.6月1日
 
  B.9月1日
 
  C.10月10日
 
  D.9月10日 答案:D
 
  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学工作
 
  B.班主任工作
 
  C.德育工作
 
  D.教书育人 答案:D
 
  16.在小学生的各生理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
 
  A.身高体重
 
  B.骨骼肌肉系统
 
  C.循环和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 答案:D
 
  17.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答案:C
 
  18.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描述和探讨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亚里士多德 答案:C
 
  19.(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A.心理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答案:A
 
  20.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教与学的矛盾
 
  B.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
 
  D.主体与客体间的矛盾 答案:A

  二、多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
 
  A.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C.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D.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E.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答案:ADE
 
  2.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 )
 
  A.有理论假说
 
  B.变量控制
 
  C.有变革
 
  D.可重复操作
 
  E.能促进学生发展 答案:ABCD
 
  3.杜威实用主义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有( )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教学为中心
 
  D.儿童为中心
 
  E.从做中学 答案:ABDE
 
  4.下列哪些教育理论著作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的作品?( )
 
  A.《学记》
 
  B.《论语》
 
  C.柏拉图的《理想国》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E.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答案:ABC
 
  5.我国古代社会教育具有下列特点( )
 
  A.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和对立
 
  D.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
 
  E.官学、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答案:ABCDE
 
  6.自然环境对教育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 )
 
  A.适应自然的教育的价值取向
 
  B.自然环境制约着一定的教育内容选择
 
  C.影响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形式
 
  D.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
 
  E.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答案:ABC
 
  7.现代教育所独有的教育动能有( )
 
  A.政治功能
 
  B.人口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E.科技功能 答案:BCDE
 
  8.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是( )
 
  A.性机能成熟
 
  B.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C.具备较稳定的自我意识
 
  D.个性形成
 
  E.大脑发育成熟 答案:BCD
 
  9.下列哪些现象属于身心发展的互补?( )
 
  A.盲人一般听觉灵敏
 
  B.聪明儿童常常学习不努力
 
  C.坚强的意志能战胜肢体残缺的困难
 
  D.失去双手的人能用口写字
 
  E.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答案:ACD
 
  10.20世纪教育发展目标中“两全”是指( )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C.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D.全部扫除青壮年文盲
 
  E.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答案:AE

  11.“二战”后,日本学制改革主要表现在( )
 
  A.重视幼儿教育
 
  B.学习年限弹性化
 
  C.在地方分权的基础上加强中央集权
 
  D.综合学科出现
 
  E.由“双轨制”向“分支型”学制演变 答案:ABD
 
  12.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影响较大的流派有( )
 
  A.儿童中心论
 
  B.环境决定论
 
  C.社会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E.教师中心论 答案:CD
 
  13.小学生下列劳动中,哪些属于自我服务劳动?( )
 
  A.整理书包
 
  B.打扫教室
 
  C.打扫校园
 
  D.清扫街道
 
  E.纸工、编织 答案:ABC
 
  14.综合课程主要包括( )
 
  A.活动课程
 
  B.核心课程
 
  C.广域课程
 
  D.潜在课程
 
  E.融合课程 答案:BCE
 
  15.小学课外活动有哪些特点?( )
 
  A.组织上的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管理上的计划性
 
  D.活动上的自主性
 
  E.形式上的多样性 答案:ABDE
 
  16.社会实践有利于( )
 
  A.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D.形成学生的主体性
 
  E.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向 答案:BDE
 
  17.社区教育的主要特点有( )
 
  A.开放性和群众性
 
  B.实用性和融合性
 
  C.先导性和针对性
 
  D.权威性和灵活性
 
  E.多样性和补偿性 答案:ABE
 
  18.根据在职进修的特点,教师进修提高要( )
 
  A.以业余为主
 
  B.以自学为主
 
  C.以脱产进修为主
 
  D.以提高学历为主
 
  E.以短期培训为主 答案:ABE
 
  19.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 )
 
  A.生存的权利
 
  B.受教育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完全的政治权利
 
  E.受尊重的权利 答案:ABCE
 
  20.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我国的基础教育真正变成( )
 
  A.职业性教育
 
  B.预备性教育
 
  C.选择性教育
 
  D.普及性教育
 
  E.发展性教育 答案:DE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____。 答案:主导作用
 
  2.当代中国教育的导向思想是____。 答案:素质教育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____。 答案:教育规律
 
  4.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____。 答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____。 答案: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____。 答案:教育活动的主体
 
  7.科学教育是以传授____,培养____为主的教育。 答案:科学知识 科学精神
 
  8.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____所说的一句话:“____。” 答案:孟子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四、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教育学 答案: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人的本质
 
  答案:人的本质概括来说就是指从之所以为人的特有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学制
 
  答案: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4.教育目的
 
  答案:教育目的指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结果,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5.教学大纲
 
  答案: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具体规定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答案要点: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要点:
 
  (1)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个人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3.学习教育原理有何实践意义? 答案要点:
 
  (1)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2)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3)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4)是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深化和奠基作用。
 
  4.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案要点:
 
  (1)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4)教育可以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5.简述科学实施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答案要点:
 
  (1)环境和谐  (2)方法科学  (3)爱严相济  (4)以身作则  (5)要求一致  (6)全面关心
 
  六、论述题(10分) 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
 
  现代教育具有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社会功能。教育这些社会功能决定了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保证。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
 
  (3)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4)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本文标签:河北自考 教育类 2021年河北自学考试《教育学原理》预测试题及答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hezkw.com/

本文地址:http://www.hezkw.com/jiaoyu/35799.html


小编提示: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5年河北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河北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河北自考网声明:

1、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考试信息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网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8888人已通过
开始测试

河北自考便捷服务

自考交流群

扫码进群
与更多考生交流学习